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21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全国教资备考群:737804026(点击进群,群内定期分享教资备考笔面通关资料包,并有专业老师答疑解惑)
单选题
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教师提出的议题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最终弄清问题的教学方法是()
A.谈话法
B.讨论法
C.讲授法
D.演示法
3.下列关于思维间接性表现的表述,错误的是()
A.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加以反映
B.在对现实事物认知的基础上,做出某种预见
C.从部分事物的联系中,找出普遍的、必然的联系
D.对不在眼前,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加以反映
4.陈述性知识也叫做描述性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所用的知识不属于陈述性知识的是()
A.“今天是星期二吗?”
B.“《离骚》是谁写的?”
C.“英国的首都在哪里?”
D.“饺子该怎么做?”
5.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被称为“危险期”或者“心理断乳期”的时间阶段是()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6、辨析题
正强化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降低反应频率。
【参考答案解析】
1.A【解析】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2.B【解析】讨论法是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题干所述属于讨论法。
3.C【解析】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或不在眼前的事物,借助于某些媒介物与头脑加工来进行反映。例如:内科医生不能直接看到病人内脏的病变,却能以听诊、化验、切脉、试体温、量血压、B超、CT检验等手段为中介,经过思维加工间接判断出病人的病情;地震工作者可以根据动物的反常现象或其他仪表的数据来分析与预报震情。故A、B、D项正确。而C项是思维概括性的表现,故本题选C项。
4.D【解析】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回答A、B、C三项时所用的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而回答D项时所用的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
5.C【解析】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
6、辨析题
正强化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降低反应频率。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强化是采用适当的强化物而使机体反应频率、强度和速度增加的过程。凡是能增强行为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作强化物。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正强化也称积极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也称消极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添加教师资格客服老师微信
备注“招教网”
获取更多考试资讯和海量备考干货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