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9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的这一观点属于( )。
A.遗传决定论B.教育论
C.辐和论D.主体活动论
2.在人类发展历程中,常出现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说明教育具有( )。
A.社会性B.不适应性
C.超前性D.相对独立性
3.教育活动要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是因为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特点B.阶段性特点
C.不平衡性特点D.差异性特点
4.世界上早颁布义务教育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
A.普鲁士B.法国
C.英国D.美国
5.“教师即课程”的观点反映了教师工作的( )。
A.复杂性B.创造性
C.长期性D.示范性
二、案例分析题
1.目前,一些学校坚持“日清—周结—月考”循环式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当天要及时复习,做到“不等”“不靠”“不拖”;利用周末时间,把一周所学的内容和做过的练习进行归纳整理;每月要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
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分析学校的这一做法。
2.科学课李老师正在上课,发现课代表张超同学有些心不在焉,不耐烦地把书翻得哗啦作响。李老师忍不住了,想用高难度的科学问题“警告”他,但没想到这些问题没有难住他,甚至还有现在还没学到的内容。这时,李老师产生了一个想法:能否让张超利用科学课的时间自己去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研究问题,学习更多的知识?
李老师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学校支持。从此,每逢科学课,张超就到学校图书馆查阅科学资料,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气候变化、雾霾污染等。李老师也经常给张超提出建议,指导他撰写小论文。一学期后,张超撰写的小论文发表在当地的报纸上。
李老师的这一做法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结合案例,说明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
3.小明爱淘气,经常上课说话、做小动作,有时还不完成作业。一天,小明又在课堂上说话、做鬼脸,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老师非常生气,对小明说:“你的课不要上了,回家把家长找来,什么时候你爸爸来了,什么时候上课。”小明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门口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了原因后,把小明送回教室,事后校长把班主任老师找去,提出了批评。
你认为校长批评得对吗?班主任和小明同学应该怎么做?
三、简答题
4.联系教学实际,谈谈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有哪些。
5.学校教学工作包括哪几个基本程序?
6.教育信息化正在改变着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正在改变着家长的参与互动模式。如何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请结合报考学科谈谈你的举措。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教育论”是一种片面地夸大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认为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这一内涵。
2.D【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3.A【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的内涵。
4.A【解析】德国(当时的普鲁士)1763年做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是世界上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
5.B【解析】“教师即课程”强调教师要有课程意识,只有如此,教师才能真正地进入课程,才能使静态的课程设计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施,才能使预设的课程转化为创生的课程。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生和发展课程,这体现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
二、案例分析题
1.案例中学校的做法体现了以下教育心理学理论:
(1)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在初的时间里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缓慢下来,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不再发生遗忘。因此,为了防止遗忘,要及时复习。案例中的“日清”体现了这一规律。
(2)学习策略中组织策略是指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更高水平的知识结构的信息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的运用,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案例中“周结”体现了这一点。
(3)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强化原理,强化是采用适当的强化物而使机体反应频率、强度和速度增加的过程。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三大定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强化原理及学习的练习律和效果律均表明应该对学习进行练习及结果的强化。案例中“月考”体现了这一原理。
(4)学习中的时间管理策略,可以做到统筹安排学习时间:①每个人都应当根据自己的总体目标,对时间作出总体安排,并通过阶段性的时间表来落到实处。②对每一天的活动,可以列出一张活动顺序表来。按照既定的活动顺序表,利用周末时间对一周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做到“日清”和“周结”。同时每月也都要按照活动顺序表,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③在制订学习计划时,要注意将学习计划落实在学习成果上。在执行学习计划时,要有效防止拖拉作风。这样就可以做到“不等”“不靠”“不拖”的复习效果。
2.(1)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佳的发展。案例中的李老师让“吃不饱”的学生张超上科学课时可以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正是关注到了张超的个性差异,对他进行了因材施教,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教师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当李老师发现张超单凭课堂上的知识已经“吃不饱”时,让张超自己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研究问题。并为张超提供相关的课题,指导他查阅相关资料,解答他提出的各种问题,教他撰写小论文。这改变了张超的学习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影响着张超学习的方式以及学习主动积极性的发挥,这都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3.(1)我认为校长批评得对。①案例中的班主任面对小明调皮的行为时,不让小明上课而让明回家去叫家长。这体现了班主任没有做到热爱、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忌挖苦、讽刺和粗暴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受教育权,避免师生对立。②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更多遵循的是“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学生在外边站着”属于变相惩罚,“不让学生上课”侵害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因此,校长把小明送回教室并对该班主任提出批评的做法是对的。这位班主任应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经过教育,小明也应当认识到自己不仅违反了学校纪律,而且在课堂上随便说话,也影响了别的同学听课,实际上侵犯了其他同学受教育的权利。
(2)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发生矛盾是难免的。教师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冷静全面地分析矛盾,正视自身的问题,敢于做自我批评,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或要的等待、解释等。要能与学生心理互换,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满足学生的正当要求,启发学生自省改错。很显然,案例中的班主任并没有做到这些,反而是校长做到了这一点。
(3)案例中的班主任应该经过反思改变自己用粗暴方式处理问题的思路。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学生尊重教师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影响力的保证。教师以其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来为学生提供高效而优质的服务,也然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案例中的小明同学也应该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渐改变其上课做小动作的恶习,磨炼自己的意志,及时地完成作业。这样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建立起来了。
三、简答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4.(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①精选教材,提高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水平;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突出知识的组织特点。
(2)合理编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①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按照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细节的顺序,渐进分化;②应当注意将各个内容综合贯通,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③依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教学过程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④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将知识分成若干单元,每个单元还可分成若干小步子,让后一步的学习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之上,前一步的学习为后一步提供固定点。
(3)教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迁移意识。
(4)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考生可结合实际加以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5.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即基本程序):(1)备课;(2)上课;(3)作业的布置与反馈;(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6.(1)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可以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结合传统手段,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的信息形态作用于学生,让学生在接受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全部学习过程、每一次评价与反馈、每一次提问与质疑,都可以作为数据转化为信息,作为个性化学习与评价的依据。学生也可借助网络论坛、网络课程等来获取新的学习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促进自己的发展。
(3)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也可以通过QQ、微信、E-mail等社交软件与学生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加深师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了解,促进和谐师生关系及师长关系的建立,促进学生良好健康发展。
(考生可结合实际加以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