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20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全国教资备考群:921563589(点击进群,群内定期分享教资备考笔面通关资料包,并有专业老师答疑解惑)
1、“教育”二字连用早见于( )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论语》
2、马克思关于教育起源的观点是(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神创论
3、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A.教师、学生、教材
B.教师、学生、教学方法
C.教育学、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D.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个体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社会主义制度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多次变化,说明了教育目的受( )
A.文化传统的制约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制约
C.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
D.外国教育目的的影响
6、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高等学校扩招
D.提供优质教育
7、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
A.教育内容
B.教育质量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
8、( )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9、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的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 )决定。
A.人生自由权
B.隐私权
C.人格尊严权
D.荣誉权
10、“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反映的师生关系具备的特点是( )
A.尊师爱生
B.教学相长
C.民主平等
D.友爱互助
【参考答案解析】
1.C【解析】在我国,“教育”一词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三乐也”。
2.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起源学说,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它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中的论文之一。《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著之一。劳动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3.D【解析】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是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而对于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有得将其合称为教育措施,也有将其合称为教育影响。
4.D【解析】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内容丰富。同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C【解析】题中的前提条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多次变化,是由于生产方式的转变,教育目的的制定也在转变。说明了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
6.A【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包括: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要物质前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给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共产主义条件下将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7.C【解析】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总的教育方向。教育方针的结构应当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就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教育目的是教育发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教育活动有指导意义。
8.A【解析】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9.C【解析】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决定了其享有受他人尊重的权力。
10.B【解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明了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学相长的特点。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