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8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1.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称为( )。
A.行为塑造 B.行为训练
C.行为矫正 D.行为强化
2.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干扰( )。
A.消退抑制和干扰抑制 B.倒摄抑制和干扰抑制
C.前摄抑制和消退抑制 D.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3.“水下击靶”实验说明了下列哪一因素在迁移中的作用( )。
A.共同要素 B.经验概括
C.关系认知 D.形成训练
4.“我生活中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这句话出自( )。
A.苏霍姆林斯基 B.杜威
C.陶行知 D.冰心
5.根据某人所属的人群特征来推测他所有的其他典型特征,这是一种( )。
A.天花板效应 B.刻板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6.“国将兴,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存。”这句话是我国古代思想家( )。关于教育和教师对国家兴衰、法制存废重要性的论述。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荀子
7.形成守恒概念,出现了零散的可逆运算的认知发展阶段是(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9.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访问、考察,让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前人创造的金银玉饰、碑刻书画,这对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史及文明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教学形式是( )。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意念直观
10.教育功能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这是从( )。
A.教育作用对象上的分类 B.教育功能层次上的分类
C.教育功能性质与方向上的分类 D.教育作用的客观性能上的分类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行为塑造的概念。
2.D【解析】略。
3.B【解析】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其主要观点是,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
4.A【解析】略。
5.B【解析】社会刻板印象,即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中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
6.D【解析】略。
7.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获得了守恒和可逆性,且能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具体问题,但须依赖于实物和直观形象的支持才能进行逻辑推理和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不能够进行纯符号运算。
8.B【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桃树和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这体现了德育的榜样示范法。
9.A【解析】实物直观指在感知实际事物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教学方式。例如,观察标本、演示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
10.A【解析】教育功能可按照下面三种方式分类:(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