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3月20日)

时间:2018-03-20责任编辑:shanxiang001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8 小学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备考推荐:2018年国考教师资格考试协议班

点击加群:教师资格交流群(群内定期分享资格证资料、发布考试新信息)


一、单项选择题

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          B.环境          C.个性差异         D.个人努力

2.陶行知曾用松树和牡丹比喻人: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会被烧死。这一比喻运用到教学上,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诱导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3.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能够解决“7×8=56”这个问题的儿童属于(    

A.前运算阶段                   B.直观动作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4.“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这一“儿童中心”理念出自教育家(    

A.洛克          B.康德        C.杜威            D.培根

5.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目标,应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会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这段话说明该课程具有(    

A.生活性        B.综合性        C.开放性          D.活动性

6.白老师在班会上声情并茂地讲述了钱学森历尽艰辛回到祖国,投身科学研究事业的故事,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这种班会活动类型属于(    

A.叙事型      B.讨论型         C.表演型        D.体验型

7.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甚至摆脱社会影响的法国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洛克           C.卢梭           D.杜威

8.张老师讲授《我爱故乡的杨梅》时,用多媒体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为学生创设真实、具体、生动的场景。其教学方法是(    

A.演示教学法  B.现场教学       C.示范教学法    D.情境教学法

9.小学三(1)班班主任李老师用了一支比较别致的笔,不久全班多数同学也用上了和李老师一样的笔。这说明小学生具有(    

A.依赖性     B.向师性       C.接受性        D.可塑性

二、材料分析题

10.请阅读下列课堂实录片段,并按要求作答。

孙老师在二(1)班上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后,设计了两项家庭作业让学生选择完成:(1)把“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讲给自己喜欢的人听;(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想一想,明天上课时与小伙伴交流一下。

问题:

(1)对孙老师本次家庭作业的设计进行评析。

 

 

(2)谈谈“减负”与家庭作业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2.B【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佳的发展。题干中的松树和牡丹的例子就是用来说明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3.D【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具体问题,但须依赖于实物和直观形象的支持才能进行逻辑推理和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不能够进行纯符号运算。

4.C【解析】题干描述的观点出自杜威。

5.C【解析】《品德与生活》在课程标准中指出本课程具有开放性,具体表现为: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6.A【解析】叙事型是通过一个事件、故事的讲述调动大家对这个故事的体验,唤起大家的共鸣。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叙事型的内涵。

7.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卢梭的教育观点。

8.D【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情境教学法。

9.B【解析】题干中的描述说明小学生具有向师性。

二、材料分析题

10.1)孙老师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并赋予作业新的意义和价值,充分体现作业的愉悦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孙老师的做法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义务教育部分明确指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并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相关研究表明:当前小学生课业负担主要表现在家庭作业繁重,如何把孩子们从家庭作业中解脱出来是减负的关键。家庭作业不是不该留,而是怎样留。家庭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家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大呼声。教师须转变过去的常规性家庭作业思维,让家庭作业变得更具有创造性、趣味性和多样性:①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②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③分量适宜、难易适度;④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⑤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⑥作业反馈清晰、及时;⑦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⑧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⑨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